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

(1)网络与云计算团队(负责人:李克秋)

团队拥有优良的师资力量,包含国家杰青1人次,国家级创新人才称号2人,IEEE Fellow 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次,CCF优博2人次,教授7人,副教授6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团队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重点针对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的资源扩缩容、任务调度、智能运维问题;智能网联车的高精度定位、安全可靠通信、云边端协同问题;物联网的泛在感知、网络拓扑优化、智能主动防御;区块链的体系结构、共识算法、智能合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并取得若干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TON、TMC、TPDS、INFOCOM、Mobicom、ATC、ASPLOS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论文近百篇。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得2021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22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时还获得ICPADS 2022、IUCC 2015、ICA3PP 2014、HPCC 2012、ICA3PP 2011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

团队代表性成员:

李克秋、曲雯毓、邱铁、刘秀龙、李文信、赵来平、周晓波、谢鑫、张朝昆、刘春凤、佟鑫宇、胡一涛

(2)视听觉认知计算团队(负责人:魏建国)

团队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语言认知、脑认知、视听觉协同认知、语音分析、多模态人机交互及言语障碍观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聚焦于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视听觉、语言等的信息处理、统计建模、机理解释及障碍观测,在语音信号处理、医疗大数据、脑科学、智慧金融、海事状态监测等应用中取得了较多成果。近些年,先后获国家973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同时与科大讯飞、滴滴、紫光云、京东、恒银金融、国家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海事局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在语音、安全、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取得实际应用。近些年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NNLS、IEEE TIP、IEEE TKDE、IEEE TCYB、IEEE TMM及 国 际 顶 级 会 议ICML、IJCAI、AAAI、ICASSP等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团队获得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特殊贡献项目奖,学生荣获 “中电慧治”杯政府治理大数据产业应用算法大赛冠军、“未来杯高校 AI 挑战赛”语音赛道全国总决赛第二名、入选百度学术 “AI 全球华人学生学术百强榜” 等。

研究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视听协同认知、语言认知

团队代表性成员:

魏建国、党建武、于瑞国、王龙标、徐庆、贺瑞芳、路文焕、金弟、于强、张高燕、徐君海、王晓宝

(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团队(负责人:胡清华)

团队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聚焦于大规模多源异构不确定数据的标注、理解、聚类、分类以及回归分析,在海量音视频理解、智能驾驶、智能无人系统、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大型装备健康状态监测等应用中取得较多成果。团队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团队并获批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城市智能与数字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近些年,先后获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创新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资助,同时与国家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家空间中心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PAMI、IJCV、IEEE TIP、IEEE TKDE及国际顶级会议ICML、NeurIPS、ICLR、ICCV、CVPR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先后荣获CCDM、CCF AI、CCML、ICMLC、ICME等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团队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人才项目支持。

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主无人系统

团队代表性成员:

胡清华、廖士中、韩亚洪、王征、翁仲铭、石红、谢宗霞、朱鹏飞、张长青、杨柳、刘志磊、刘若楠、王旗龙、曹兵、王煜

(4)可视计算团队(负责人:张加万)

团队聚焦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人机交互、多媒体等方向开展高水平科研,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科研优势。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973课题、科技支撑计划、863、国自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天津市及与谷歌、微软等合作项目 80 多项,在 SIGGRAPH、CVPR、ICCV、ACM TOG、Vis、TOG、TVCG、TPAMI、IJCV、TMM、TIP等 A 类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50 余项、省部级科技奖 4 项,建设有文物本体表面监测与分析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中心。

研究方向:

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计算机视觉

团队代表性成员:

张加万、冯伟、刘世光、万亮、孙美君、尚凡华、李坤、郭晓杰、章亦葵、陈锦言、张怡、张亚平、张坤龙、潘刚、李幼萌、林迪、李罡、李亮、吴虎统、牛志彬、赵天娇、余旻婧

(5)数据智能与云边端服务工程团队(负责人:冯志勇)

团队围绕大数据和服务计算等相关方向,以应用为驱动、系统为支撑、服务为导向,在大数据储存体系结构、知识推理与表示、互联网软件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近些年,先后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同时与国家电网、南大通用、高新兴科技、首都信发、东软熙康医疗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在科学数据管理、健康养老、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取得实际应用。近些年在国际著名期刊TC、JAIR、TSC、TKDE 和 国 际 顶 级 会 议AAAI、IJCAI、CVPR、MICRO、ICSE、WWW、ICWS、ICDE、ICSOC及中文期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先后获WWW、APWeb/WAIM、ISWC、ICWS、DASFAA、CCKS等会议最佳或优秀论文、海报、演示奖等。

研究方向:

大数据系统、知识图谱、服务计算

团队代表性成员:

冯志勇、陈世展、王鑫、薛霄、张小旺、庄志强、饶国政、何东晓、陈仁海、吴洪越、于永新

(6)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智能团队(负责人:王文俊)

团队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复杂网络算法研究与应用、智慧社会与社会治理、城市安全大脑、智能情报分析以及社会媒体处理与治理等方向。聚焦于 “数据 + 算法 + 场景”的研究体系,在城市风险监测与防范、突发事件检测与处置决策、复杂体系下情报挖掘与社会仿真的理论研究、社交媒体舆论认知与智能传播等应用中取得了系列成果。近些年,先后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3项,以及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与济南公安局以及天津网信办、交通委、应急局、公安局、中新生态城等建立大数据实践基地和联合创新中心;与南开区政府联合建立1200平米的“产学研用”创新创业基地。近些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及国际顶级会议IEEE TKDE、ACM TOIS、IJCAI、AAAI、CIKM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相关理论技术在智慧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以及跨空间安全治理等领域广泛应用;主持参与 1/3 天津市区县的智慧城市层次设计,国内6个城市应急联动规划,多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二等奖。

研究方向:

大数据智能

团队代表性成员:

王文俊、孙越恒、李雪威、戴维迪、于健、武南南、刘雪莉、严程

(7)高性能计算与体系结构团队(负责人:于策)

团队主要科研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专用芯片设计、大数据可视分析等,

不仅在顶级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更注重响应国家的破五唯的号召,将研究成果实际落地,突破国外技术的限制,解决卡脖子问题,形成实际应用于产业的重大成果,研发成果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在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基础技术领域,基本理论方法与平台研发相结合,成果实际应用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在科学数据处理领域,完成面向国产异构超算环境的射电天文观测数据网格化计算方法,完成面向南极昆仑站天文观测数据实时处理与远程数据传输技术攻关,支撑天文观测与科研;在大数据可视分析领域,完成基于国产超算架构的大规模仿真原位可视分析系统的研发,突破该领域国外技术的限制,支撑国产装备研制。

研究方向:

高性能计算、计算机体系结构

团队代表性成员:

于策、车明、魏继增、毕重科、汤善江

(8)软件工程团队(负责人:陈俊洁)

团队是软件工程领域年轻化高水平团队,研究方向以基础软件测试、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可信人工智能,以及程序分析为主;团队成员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CCF优博、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近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青年项目资助,同时与华为、国家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海信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在编译器测试、无人驾驶、智能问答系统、缺陷修复等领域取得实际应用。近年在国际著名期刊ACM TOSEM、IEEE TSE,以及国际顶级会议ICSE、ESEC/FSE、ASE、ISSTA 等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获ISSTA 2019、ASE 2019、ESEC/FSE 2020、ESEC/FSE 2021、ASE 2022等最佳论文奖。同时,研究成果贡献于开源社区,为重要开源基础软件检测到上百个真实未知缺陷。

研究方向:

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团队代表性成员:

陈俊洁、王赞、刘爽、姜佳君

(9)量子智能和语言理解团队(负责人:侯越先)

团队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检索、量子计算、心理认知计算等相关方向。团队现拥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研究生60余人。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7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5项国家973、863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国际合作方面,团队作为正式合作单位,参与量子信息处理相关的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各1项,并于2016年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项目。上述项目的合作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同:获2011年国际信息检索理论会议最佳论文奖和欧洲信息检索会议最佳短文奖,2017年国际信息检索领域顶级会议(SIGIR)最佳论文提名奖。团队近5年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A类期刊/会议或SCI一区期刊发表类量子认知相关论文40余篇,其他高水平论文80余篇。

研究方向:

量子人工智能及在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应用

团队代表性成员:

侯越先、曲日、张鹏、王博、鲍彦茹

(10)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及应用团队(负责人:李晓红)

团队主要从事安全软件工程、可信软件及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 其中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主要研究软件与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开源软件安全、智能终端软件安全、密码理论与应用。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天津市重点等项目30余项,在包括IEEE S&P、USENIX Security、ICSE、FSE、TDSC等顶级期刊和顶级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CCF-A类论文100余篇,团队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团队相关成果孵化出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5项(FSE 2016、 ICSE 2018、ICSE 2021、ASE 2022、ICSE 2023),IEEE 最佳论文奖1项 (APSEC 2020)。团队指导硕士论文连续三年获得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获得2019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19年中国计算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方向:

可信软件理论与验证、软件与系统安全、区块链安全、应用密码学、移动安全与隐私、开源软件安全、智能软件安全、网络安全、DL模型与框架安全

团队代表性成员:

李晓红、许光全、刘健、陈森、孙达志、王俊杰、张蕾、罗韬

(11)智能数据分析与决策团队(负责人:徐超)

团队聚焦前沿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多模态时空数据分析、基于工业元宇宙的协同设计、智能化三维场景重建、人因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并致力于研究成果在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应用落地。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其中国家自然基金优青1人、省部级人才称号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团队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发表CCF A类及SCI 1区论文30 余篇,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行业科技奖项7项。

研究方向:

软件工程、机器学习、物联网技术

团队代表性成员:

徐超、苏苒、孟昭鹏、胡静、李杰、王立

(12)自然语言处理团队(负责人:熊德意)

团队专注于机器翻译、对话、自然语言生成、大语言模型、认知启发的NLP 等方向的研究,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EEE TPAMI、AI、JAIR、AAAI、IJCAI、ACL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获得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云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项目资助,建立了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语言智能与技术中外联合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

研究方向:

自然语言处理

团队代表性成员:

熊德意、朱少林

(13)生物信息学团队(负责人:杜朴风)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采用统计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大规模多源异质生物组学数据。通过对大规模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互作组、影像组等多种形态多种层次的生物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建模与分析,实现对生物分子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化等方面的计算建模和行为预测。生物信息学团队已经在基因及蛋白质功能预测,相互作用预测、生物序列特征提取与可视化系统、三维基因组建模、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以及Bioinformatics等生物信息学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已有1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生物信息学

团队代表性成员:

杜朴风、宫秀军

(14)边缘计算与算力网络团队(负责人:王晓飞)

团队主要从事边缘计算、边缘智能、算力网络、区块链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聚焦国家新基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突破泛在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先后承担纵向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超2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天津市共建项目课题等,在包括IEEE JSAC、IEEE COMST、IEEE WCM、IEEE TKDE、IEEE TON、IEEE TSC、INFOCOM等期刊和会议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80余篇,其中中科院1区/CCF-A类近40篇,中科院2区/CCF-B类近40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团队获世界通信大会ICC等学术会议和期刊的最佳论文奖励10余次,IEEE通信学会2022年亚太地区杰出论文奖,IEEE通信学会年度最佳杂志论文奖等,以及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研究成果突破了泛在协同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瓶颈,引领了边缘缓存、云边协同智能、算力网络智能调度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产业角度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中国电科院、信通院、安捷物联、圣戈班、安冉云、派欧云等深入合作。

研究方向:

边缘计算、边缘智能、算力网络、区块链、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团队代表性成员:

王晓飞、仇超、张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55教学楼,300350
邮箱:coic@tju.edu.cn

Copyright©2017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