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介绍
天津大学计算机学科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于1983年成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培养了上万名优秀人才,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学科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
1.1. 专业背景
本专业面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相关领域研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包括能够研发复杂计算机系统、基础软件、高端应用软件的人才,以及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需要,能够应用软硬件协同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端交叉学科人才。
1.2. 专业特色
经过60余年发展,本专业形成了如下特色:
重视工程教育。开设了课程实践、集中实践、综合实训、实习等多门实践课程。实习实践类学分约占总学分27%。
面向国家需求和产业前沿优化教学内容。在多年教学探索实践中构建了一套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技术发展趋势、跟踪新技术发展的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
注重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开设了中法国际工程师班。
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立了本科生拔尖创新基金,建立了本科生进实验室制度。
1.3.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相关领域研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包括能够研发复杂计算机系统、基础软件、高端应用软件的人才(我国近十到二十年内计算机领域最为紧缺的人才),能够应用软硬件协同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端交叉学科人才等。
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的系统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广,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系统地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毕业的学生可在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维护、项目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1.4. 毕业去向
近三年(2017-2019)本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薪酬逐年增长,目前平均月薪达13000元以上。学生毕业后或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波士顿大学、美国东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等中外著名大学继续攻读学位;或前往各地政府机关、航空航天集团、中船重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微软、IBM、谷歌、国有四大银行、移动联通等知名企业,活跃在全国各地科研、技术、管理一线,如中航工业自控所所长宋科璞、百度金融支付业务部总经理万涛、腾讯公司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林松涛等。也有很多毕业生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之中,如思问科技创始人苏震、美团创始团队成员大数据平台技术总监秦亚非、企家有道创始人常兴龙等。
近年来对毕业生的跟踪走访调研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道德素养、敬业精神、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文化素养都较为满意。各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达到92%以上,认为本专业学生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勤恳努力;主动性较强,具有很高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2. 师资力量
李克秋
李克秋,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CCF常务理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
张钢
张钢,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工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教学楷模,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大学教学名师。曾任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廖士中
廖士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冯伟
冯伟,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国家文物局文物本体表面监测与分析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天津市认知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第一完成人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项。
邱铁
邱铁,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计划、同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计划(第一层次),ACM中国理事会天津分会秘书长;IEEE高级会员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晓飞
王晓飞,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回国任教,2017年入选CCF-Intel青年学者提升计划、北洋青年学者等。2019年入选“天津大学第二十五届十佳杰出青年教工”。
侯越先
侯越先,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智能所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委员,天津市131人才计划第一层次人选。
3. 研究成果
3.1. 未来网络
基于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智能车联网研究如何通过网络共享车辆感知数据,扩大车辆感知范围和提高感知精度,实现协同决策和协作控制,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促进向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学部正在建设中的智能网联微缩仿真平台和真实无人驾驶车平台,将有效促进智能车联网技术的研究,最终实现绿色智能安全的交通体验。
针对共享云环境下的硬件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面向分布式云服务的Servpod级混合负载部署系统Rhythm。相比传统粗粒度的混部方法,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31.7%,提高CPU利用率26.2%。
结合激光雷达、计算机视觉、射频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移动定位系统,旨在解决智慧图书馆中的图书盘点问题,可以准确识别摆放错误的书籍,为书籍各就各位提供有力支持。该机器人定位系统能够大幅解放劳动力,把盘点效率提高两个数量级。该系统得到新华、人民、中青、科技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3.2. 文物保护
依靠计算视觉、模式识别、机器人、可视分析、精密仪器、自动控制、数据科学等多个信息技术方向以及与实验室仿真、传统理化监测手段的深入融合,研发各类无损或微损技术手段和装备,发现并测量各类型文物本体在真实赋存环境下缓慢发生的细微变化。过对本体和环境等监测数据进行协同分析,研究文物病害的发生机理,最终达到盘活历史监测数据,完善文物监测方法体系,推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发展的目的。
坚持以行业重点需求作为未来规划的导向,注重全链条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学科协同发展。本基地将从新型成像方式、机器人定位技术、综合控制方法、监测大数据分析和行业支撑五个方面开展面向文物预防性保护行业的基础研究和技术供给工作。充分发挥团队在开放环境下的精密视觉感知、大数据可视分析等技术领域的优势,积极从事解决预防性保护实际问题的高水平科研工作,持续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各类文物本体表面监测任务中。
3.3. 量子智能和语言理解
重点研究方向:量子人工智能、量子认知、量子计算、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生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言模型、搜索引擎、问答系统、社会计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代表性成果:团队在高维信息的特征抽象、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量子神经网络等的研究成果获得CCF A类会议SIGIR 2017最佳论文奖提名奖,ICTIR 2011最佳论文奖、ECIR 2011最佳短论文奖、CCIR 2014优秀学生论文奖。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NNLS、IEEE TKDE、ACM TOIS,ACM TIST、JASIST、Physical Review A、Information Science,及国际顶级会议SIGIR、ACL、WWW、IJCAI、AAAI、CIKM、EMNLP。
3.4.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团队整合大规模多源生物数据,开发高效率生物计算模型,建立智能计算平台及网络服务系统。近年在基因组分析重构、表观基因组分析、转录数据解析与挖掘、生物网络优化重构、蛋白组序列结构功能预测等方面发表文章百余篇,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智能计算支持。分析生物数据的复杂关联关系,挖掘海量生物数据中隐含的生物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层次化组织和模块化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还在微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5. 中国虚拟天文台基础软件与系统
中国虚拟天文台针对国内天文观测设备与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具体需求,基于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我国天文学界研发了全面支撑天文学研究全生命周期的基础平台,该平台连接了国内主要的天文台站,支持从观测时间申请、海量天文数据归档发布、在线数据分析处理到学术成果管理等科研流程,是国际上首个实际应用的虚拟天文台,正在改变着天文学家们的科研模式。该项成果由“NAOC-TJU天文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研发团队牵头完成,获得2019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虚拟天文台平台2015年正式运行,已有正式注册用户2万2千余人,其中科研用户3200人,是中科院天文大科研究中心指定的观测技术服务平台,为LAMOST、FAST等国家天文大科学工程以及国内各核心天文观测设备提供直接支持。以该平台为基础打造的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2019年6月获得科技部、财政部的批准,正式列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名单,填补了我国天文界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中的空白。
“NAOC-TJU天文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由天津大学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建立,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与天文学研究的交叉融合,研发成果已经应用于中国虚拟天文台、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南极AST3望远镜观测数据处理、FAST望远镜中性氢数据预处理、天文数值模拟等。
4. 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基础,学科范畴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理论、基础软硬件以及计算应用等多个领域。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相关领域研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包括能够研发复杂计算机系统、基础软件、高端应用软件的人才,能够应用软硬件协同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端交叉学科人才等。
4.1. 培养阶段
培养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通识培养阶段:全面提升人文与科学素养,注重工程认知、专业与科研兴趣培养、素质培养等
2) 学部大类专业基础培养阶段:着重提升专业基础素养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工程态度、分析和决策能力、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能力,初步形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创造和创新能力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培养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本专业及研究方向,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及实践提升自身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各类项目,培养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创造和创新能力。
4) 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培养阶段:学生通过学院的与企业对接的实训课程和企业实习,体验计算机及应用企业的真实职场环境,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今后走上职场或独立创业奠定基础。
4.2. 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主要分为以下7个模块,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关系见下图。
1) 通识教育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外语等。
2) 大类基础课:学部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导论、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3) 专业核心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值计算方法、并行计算、编译原理与技术、软件工程。
4) 专业方向选修课:分为未来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等五个方向,选修课内容各自围绕主题形成体系。
5) 专业公共选修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本学部其他专业,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6) 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综合实践、计算机系统综合实践、计算机网络实践、数据库实践、编译实践、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实践、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7) 创新创业教育及课外实践:主要学习计算机产业前沿与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实践三选一)。
5. 入学要求
根据学校统一的规定进行工科试验班大类招生。报考智能与计算学部大类招生课必须选考物理。
6. 学习资源
学部网站和公众号提供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科研实力以及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等信息。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进入学部的网路平台。
学部网站: |
学部微信公众号: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tjudoic |
6.1. 创新创业教育
结合学科特点,以科技育人、实践育人为根本,构建“1+1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普活动为根基,以学科竞赛和科技立项为途径,在学部搭建起逐步完备的科技创新育人体系,营造浓郁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打造更加开放的科技平台,培育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思维启迪工程依托“智说新语”讲堂每年邀请学科专家、企业大咖、学校教授、学部朋辈开展学术沙龙40余次,通过打造四级层次化学术熏陶,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培育工程利用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作为重要途径,竞赛指导中心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20余项,项目培育中心每年投入2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本科生参与自主创新科研。
近期竞赛获奖情况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中排名全球36位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累积获33金,全球28名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获全国第2名
全国云计算大赛获特等奖
全国网络安全大赛获一等奖1项
Robomasters全国机器人大赛获三等奖
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获第二名
“创青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天津市金奖,全国银奖
6.2. 校企合作项目
依托企业社会资源,打造校企合作训练营,目前已成功举办以“腾讯小程序云开发训练营”、“华为人工智能之视觉应用训练营”“海量创新创业”等主题的创新创业训练营,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产品思维,加强学生实际成果转化能力。
整合社会互联网企业资源,加强学生实践实战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学生就业实训基地落地工作,目前学部已和国内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为大三学生安排为期两个月的实训课程,通过一线锻炼与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进程,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智算学部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放在重中之重。2019年5月份派出15名本科生赴法国达芬奇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训,由达芬奇大学ESILV工程师学院提供完善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团队指导学生实训。
6.3. 课外实践教育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依靠“第一课堂”,还需要课外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来支撑和配合。为帮助同学们提升自我、综合发展,学部全年开设包含思想政治、人文艺术、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身心健康等多种类型的第二课堂,目前开设的课程已有16门。
部分课程开设情况
➢ 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营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学部自2019年3月开始引入专业师资,开设“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营”,主题涵盖了压力管理、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挫折应对、情绪管理、瑜伽减压,时间管理和心理沙盘等方面。截止目前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营已经举办两期,学生对两期活动的满意度均为100%。
➢ 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
职业能力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开设“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每年度开设8次课程,近300余人次参加培训。邀请校内外专业教师以小班辅导的形式针对学生需求精准授课,提高学生就业自信和综合能力;吸引校友、企业资源举办了七期“智算—SIF100”校企讲堂,与1000于名在校生分享行业发展和工作心得,发挥榜样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作用,引导他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能够将个人成长于祖国发展相结合,投入到逐渐国家伟大事业之中。
6.4. 奖学金覆盖情况
在奖助学金方面,本专业本科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学金、学业奖学金及合作企业和校友在本专业设立的各种奖励学金,累计覆盖率超达60%左右。奖助学金信息详见下表。
智算学部2019学年奖助学金概况 |
||||
名称 |
人均数额(元) |
人数 |
覆盖率 |
备注 |
天津大学三好学生奖学金 |
1000~3000 |
211 |
18.22% |
校级 |
天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
1000 |
102 |
8.81% |
校级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 |
38 |
3.28% |
国家级 |
国家奖学金 |
8000 |
18 |
1.55% |
国家级 |
国家助学金 |
2000-4000 |
222 |
19.17% |
国家级 |
天津市政府奖学金 |
8000 |
6 |
0.52% |
市级 |
潍柴奖学金 |
8000 |
2 |
0.17% |
校级 |
昆仑英才奖学金/雪莲奖学金 |
3000/1500 |
2 |
0.17% |
校级,面向少数民族学生 |
其它奖励学金:王学仲人文教育奖学金、渤海证券奖学金、泰来—绍熙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北洋春晖奖学金、初心奖学金、雄韬教育基金、华为奖学金、安信集团奖学金、刘豹奖学金、56届土木校友奖学金、吴育华励学金、福慧励学金、利安隆励学金、潍柴动力励学金等 |
3000~10000 |
26 |
2.25% |
校级 |
其它助学金:马如仁励志基金、郑东助学金、曾宪梓教育基金、新鸿基助学金、慈惠春华秋实助学金、领碳校友助学金等 |
1500-15000 |
50 |
4.32% |
校级 |
院级奖学金:本多清志先端言语科学奖学金、本多清志言语科学奖学金、舒炎泰桃李奖学金、ACM-ICPC奖学金、91级校友学习进步奖学金 |
1000-2000 |
16 |
1.38% |
院级 |
累计覆盖率 |
|
693 |
59.84% |
|
6.5. 就业发展前景
计算机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相关领域研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包括能够研发复杂计算机系统、基础软件、高端应用软件的人才,能够应用软硬件协同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端交叉学科人才等。毕业的学生可在IT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维护、项目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以2019年本科生就业情况为例,2019届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231人,总体就业率为99.14%。在国(境)内升学共有88人,占比38.10%;出国(境)深造19人,占比8.23%;直接就业122人,占比52.81%;其中去往重点单位40人,占直接就业人数比32.79%。
|
就业 |
升学 |
出国 |
未签约 |
就业率 |
|
本科生 |
计算机类 |
122 |
88 |
19 |
2 |
99.14% |
本科毕业生国(境)内升学院校情况
就读高校(计算机类) |
人数 |
天津大学 |
63 |
北京大学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南京大学 |
3 |
清华大学 |
4 |
东南大学 |
2 |
复旦大学 |
2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2 |
兰州大学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1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
|
|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本科生(计算机类)出国情况 |
QS排名 |
人数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21 |
2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
39 |
1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41 |
1 |
纽约大学 |
43 |
2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46 |
2 |
香港中文大学 |
49 |
1 |
香港城市大学 |
55 |
1 |
滑铁卢大学 |
163 |
1 |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
169 |
1 |
达特茅斯大学 |
183 |
1 |
美国东北大学 |
326 |
2 |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
426 |
1 |
美国理海大学 |
>500 |
1 |
日本ISI语言学校高田马场校区 |
>500 |
1 |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 |
>500 |
1 |
7. 社会实践
为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教育培养中的突出作用,2019年,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组织26支暑期社会实践队,由党委副书记及全体辅导员带队,带领211名本硕博学生,分赴北京、上海、河北、江苏、陕西、河南、甘肃、江西、广东等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开展了以红色历史追寻、社会热点调研、基层扶贫、支教帮扶服务、困难新生家访和重点企业走访等为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学部共投入11万余元专项经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实践内容,拓展实践形式,加强宣传组织,2019年智算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融入伟大祖国建设新征程中,用“青春告白祖国”,是新时代天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全面小康、支教扶贫”宕昌行
自2013年起,天津大学定点扶贫甘肃省宕昌县。2019年暑期,智算学部聚焦宕昌县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党委副书记赵娜、团委书记孙媛和辅导员李庚、梁绍楠带领51名学生组成“天大担当·宕梦起航”实践队奔赴宕昌,开展文化墙创作和支教社会实践。
文化墙墙绘助力“视觉脱贫”。
在16天的时间里,实践队结合宕昌县人文风情,在宕昌县内各乡镇主干道沿途,以“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美丽宕昌”“新中国成立70年”等为主题,绘制了9面共计162平方米的文化墙。动画专业的同学们发挥专业特色,以画笔扮靓乡村,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
中小学支教助力“教育脱贫”。
在宕昌车拉九年制学校,20名学生用六天的时间开展了夏令营支教活动,挂牌“北洋梦想教室”,打造“行走的课堂”。通过体验教学、知识科普、素质拓展、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们与祖国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支教活动受到央视新闻移动网、宕昌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在宕昌县城关镇计子川小学,李庚老师和17名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助力精准扶贫,宣扬一带一路”的支教扶贫支教活动。在15天的时间里,同学们为当地的140名小学生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折纸、国学、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二十门课程,累计授课150课时。在那里,实践队员们收获了一段珍贵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最珍贵的情谊。“只想尽我所能,让他们感受到——大千世界,万千景象,无数美好都在未来,静候他们长大。”这是一个实践队员最真实的心声。
“胸怀家国 寻梦立志”名企行
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引导学生赴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2019年7月—8月,智能与计算学部开展了以“胸怀家国,寻梦立志”为主题的名企行实践活动。5名辅导员带领40名本硕博学生,历时22天,行程2000多公里,奔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圆满完成了对中物院、中电28所、华为、百度、外高桥、803所、中科芯、海康威视等重点企业、研究所的走访和参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契机。2019年暑期,智算学部共76名学生开展了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红色实践活动。
“火流星”实践队。6名同学赴西安、延安等地,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革命旧址,通过走访调研革命根据地,了解历史史实,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无所畏惧的爱国精神,并将爱国精神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领略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天津大学江代实践队。8名天大学子前往甘肃礼县,在10内走访当地,开展调研,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情况。实践队跟随村长和当地农民来到肖坝特色农产品培育基地,调研乌龙头与土蜜蜂产业等农作物。同时实践队在当地展开支教活动,辅导儿童作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慰问孤寡老人,参观礼县秦文化博物馆,并拜访了当地老党员,采访了当地的天大选调生——肖坝村第一书记王子荣。
“‘绿动’青春,‘雄安’”中国实践队。6月28日,辅导员谢华哲带队,22名学生奔赴河北省雄安新区开展社会实践。该实践队申报了“落实‘津八条’ 服务企业家,津城学子在行动”团市委实践专项。28日,实践队成员参观了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和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公示,深入了解国家政策,体会学习党中央的伟大决策。6月29日至7月4日,队员前往河北绿之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企业网站设计、新媒体宣传、农产品推广和白洋淀区域水质监测等工作,并形成水质监测实验报告。
“资助成就梦想 爱心传递希望”温暖行
为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资助体系,帮助新生在入学前了解天津大学校史校情,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2019年暑期,智能与计算学部共有3支实践队进行了2019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走访活动。其中,“心系豫州实践队”跨域六百余公里,从天津奔赴河南省,前往三门峡的渑池县和义马市,对两名新生进行了家访; “天大福生走访小队”前往浙江和江西两省,于浙江温州、江西赣州、瑞金、吉安走访了五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家庭;智算学部新生家访实践队足迹遍布四个省市,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家庭宣讲了天津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的资助政策,并为他们答疑解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带来“天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