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春雪)2022年6月30日,由天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中期推进会在敦煌研究院顺利召开。项目负责人、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万亮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许端清教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帆副教授,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俞天秀所长,湖南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陈叙良研究馆员,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康玉琢博士以及项目骨干近30人参会。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张向宏教授级高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冯伟教授受邀出席会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会议由万亮教授主持。
图1会议现场图
该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暨南大学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从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围绕让数字文化遗产“长久活下去,生动活起来”的目标,整体提升我国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平,通过系统的应用示范为文物“活起来”国家文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项目中期检查会由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于6月27日组织召开,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中期考核指标,总体进展良好,并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给予了指导性建议。
万亮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中期检查会的整体情况,并就专家组意见进行了传达。随后,课题一“数字文化遗产协同加工与智能计算引擎”汇报了二维图像众智标注平台、智能计算引擎框架以及分布式多模态智能检索系统等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智能计算引擎开发上面临的主要困难。课题二子课题负责人、天津大学汤善江副教授汇报了“数字文化遗产永续存储系统与安全高效保障技术”课题,在标准规范构建、异构存储集成与管理系统设计和原型测试、SSD+HDD+光盘塔三级存储架构设计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并就系统部署与对接需求做了说明。课题三负责人、张帆副教授介绍了“数字文化遗产内容与质量持续增强技术”课题在二维、三维质量增强、内容增强上的算法突破,并描绘了成果交互式展示的基本思路。课题四负责人、许端清教授围绕“业务驱动的数字文化遗产可信共享与服务管理系统”课题目标,介绍了可信共享服务系统的系统设计、架构设计,展示了相关的系统原型使用情况,并提出不同课题之间对接的进一步思考。课题五项目骨干、敦煌研究院王春雪副研究馆员汇报了“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课题在数据集构建的主要进展,并说明了以四个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四项标准规范的撰写情况。
会上,陈叙良研究馆员、俞天秀研究馆员,代表湖南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分别展示了本单位正在开展的数字资源管理规划,以及数字资源管理在智能化数据检索、数据存储、数据共享及授权方面的难点需求。他们表示,希望通过项目成果的进一步凝炼,将其有机嵌入本单位的数字资源管理进程中,以此实际提升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和利用的能力。
与会人员就如何有效推进项目后半程的工作、如何开展应用示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以第二年度的研究目标为导向的工作规划。万亮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希望大家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在接下来的科研工作中继续通力合作、互相协调,立足两家示范单位的实际业务需求,保障项目顺利落实落地,面向文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