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岩) 近日,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审全部结束,智能与计算学部张加万、万亮、王鑫牵头的项目通过评审获得立项,总国拨经费达到2823万元。
项目一:《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
《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由智能与计算学部万亮教授牵头承担,联合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行业领先单位共同申报。
本项目立项背景源自我国数字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现状。从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围绕让数字文化遗产“长久活下去,生动活起来”的目标,聚焦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可持续的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机制与方法,重点突破四项关键技术:1)保障存储安全、兼容行业多样化需求的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化弹性永续存储,2)保障数据自身安全的数字文化遗产内容与质量持续增强,3)业务驱动的文化遗产数据可信共享与精准服务,4)支撑数字文化遗产“加工-保存-增强-利用”的全链条协同加工与智能计算,并通过在敦煌研究院、湖南博物馆开展系统化应用示范为文物“活起来”国家文化战略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支撑。
项目二:《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知识组织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知识组织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由智能与计算学部张加万教授牵头承担,联合山西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3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百度和超星等10家国内各领域一流的、各具特长的科研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承建。
该项目针对当前文物知识生产方式单一、组织缺乏规范、支撑技术匮乏、知识驱动的创新应用少等问题,研究基于文物知识图谱的通用文物知识语义本体表达框架和知识表达模型,突破文物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支撑技术难点,并针对博物馆的核心业务方向进行平台构建与创新应用开发。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创新博物馆多元主体知识组织和服务模式,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建立可以自行迭代演化的文物知识生产和服务的良性循环业务模式,有效提升博物馆知识服务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项目三:《分布式知识图谱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
《分布式知识图谱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由智能与计算学部王鑫教授牵头承担,联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共同实施。
项目聚焦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构建,关注“卡脖子”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香港社会精准医疗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的大规模知识图谱有效管理问题,提出分布式知识图谱统一模型数据管理方法,攻克大规模知识图谱数据的统一模型和语言、分布式存储和查询、分布式管理系统架构等关键技术,研制高效率分布式知识图谱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大规模知识图谱的“认知智能”示范应用,形成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基础设施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内地与香港合作双方技术优势和应用需求的互补与协同,达到“1+1>2”的收效。